
新聞中心 > 業界資訊 >教育部發布會詳解國家智慧教育4平臺亮點
教育部發布會詳解國家智慧教育4平臺亮點
3月28日,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正式上線。3月29日上午,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,介紹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建設和應用進展成效。國家智慧教育平臺一期項目包括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、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臺、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、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。
其中,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平臺包括專題教育、課程教學、課后服務、教師研修、家庭教育、教改實踐經驗等6個版塊,共有36個二級欄目?,F有資源總量達到28052條,新增資源17300條。平臺3月1日試運行、28日正式上線以來,資源更加豐富,應用更加廣泛,運行安全平穩,有效支撐了“雙減”工作和疫情期間“停課不停學”,社會反響良好。
平臺資源建設情況
一是資源總量得到大幅增加。平臺在原有專題教育和課程教學兩個資源版塊的基礎上,新增加了課后服務、教師研修、家庭教育和教改實踐經驗等四個版塊,共有36個二級欄目?,F有資源總量達到28052條,新增資源17300條,增加1.6倍,其中,平臺的課程教學資源目前上線了19個版本、452冊教材的19508課時資源;還外鏈了中國國家博物館、中國數字科技館、國家公共文化云、人民日報少年網、數字敦煌、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、清華大學科學博物館等一批重要專業網站。
二是資源功能注重全面育人。平臺資源內容廣泛,專門開設了黨史學習、愛國主義、品德教育、科普教育、生態文明、體育鍛煉、文化藝術、勞動教育等欄目,還設置了作業命題、課后服務、學科研修、“雙減”經驗和防疫知識、生命與安全、心理健康等版塊內容,既有覆蓋多個教材版本的各學科各年級全部課程學習資源,又有豐富的課后活動、研學實踐、影視教育、經典閱讀、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資源。
三是資源質量體現精品化。課程教學資源主要依托教育水平高的地區、辦學水平高的學校、教學水平高的教師和制作水平高的團隊開發建設,每節課都經過教學設計、備課研究、課件創作、反復打磨等環節;其他資源堅持廣泛遴選、好中選優、應連盡鏈,確保資源精品化、專業化、體系化。
四是資源來源堅持集成共建。平臺資源建設得到了中央有關單位、地方教育部門和部分高等學校的大力支持。
平臺運行應用情況
一是日均瀏覽不斷攀升。3月1日-25日,累計瀏覽總量達7.2億,日均瀏覽量2888萬以上,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40倍,最高日瀏覽量達6433萬;平臺用戶不僅覆蓋了全國各省區市,還有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也使用了平臺資源。
二是應對疫情及時有效。3月14日以來,新冠疫情多地多點發生,部分地區中小學充分使用這個平臺保障“停課不停學”,平臺總體日均瀏覽量由3月份前兩周的1291萬左右提高至后兩周的4619萬以上,增加了2.6倍。
三是服務“雙減”效果明顯。去年7月中央“雙減”文件發布后,平臺瀏覽量、訪問人次均呈現高位激增態勢,3月1日平臺升級改版試運行后,日均瀏覽量比“雙減”前增加24倍,特別是有效幫助解決了學生不參加校外培訓后“在哪里學、學什么”的問題,進一步助力了學?!半p減”工作。
四是支撐共享優質資源。平臺給廣大農村地區免費送去了優質教育資源,為促進教育公平發揮了重要作用。(來源:教育部政務新媒體“微言教育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