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中心 > 業界資訊 >《“十四五”電子商務發展規劃》提出 加快文化資源數字化開發
《“十四五”電子商務發展規劃》提出 加快文化資源數字化開發
商務部、中央網信辦、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《“十四五”電子商務發展規劃》。在《規劃》提出的消費數字化發展行動中,鼓勵發展新一代沉浸式體驗消費,加快文化資源數字化開發,豐富電子書籍、網絡音樂、網絡影視、線上演播、數字藝術等數字內容產品。引導影院、劇場、博物館等拓展線上營銷及交易渠道,豐富票務、衍生商品和服務供給。推動新興數字服務消費,拓寬在線教育、遠程醫療覆蓋面,提升履約服務水平。
《規劃》明確了“十四五”時期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方向和任務,提出到2025年,全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46萬億元,全國網上零售額預期目標17萬億元,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預期目標2.5萬億元。
在“十四五”時期的主要任務中,《規劃》提出,引領消費升級,培育高品質數字生活,打造數字生活消費新場景。支持各類企業運用5G、人工智能、虛擬現實/增強現實、3D打印等新技術構建形式多樣的線上消費場景,探索人機互動新模式,培育高新視聽新業態,創新網絡消費方式,提升網絡消費體驗。大力發展智慧零售,支持傳統零售企業數字化轉型,加快商業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,推廣自助終端、電子價簽、智能貨架、彈性供應鏈、溯源系統等實體門店數字科技。
《規劃》提出,豐富線上生活服務新供給。大力拓展文旅、醫療、教育、體育等便捷化線上服務應用。豐富電子書刊、網絡音視頻、網絡游戲、線上演播、電子競技等數字內容產品,更好滿足在線文娛消費需求。深化“互聯網+旅游”,發展智慧化和體驗式的在線旅游服務,促進文旅商產業協同發展。
《規劃》提出開展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行動,督促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,壓實平臺經營者知識產權保護主體責任,落實其他相關經營主體責任和義務,推動知識產權數據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共享和應用,完善投訴處理機制,探索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保護指數評價機制,科學評估電子商務平臺知識產權治理成效。細化和落實通知反通知制度,健全相關保全制度,加強司法保護和行政執法銜接。進一步推動知識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建設與完善,加大損害賠償力度。(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