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中心 > 業界資訊 >教育出版應做到“三個增強”
教育出版應做到“三個增強”
隨著“雙減”政策落地,教培機構紛紛向素質教育轉型的消息不斷,對與之相關的教育出版有何影響?“業界普遍關注其對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打擊,而淡化了其對教育出版的影響。實際上,作為‘雙減’之一的‘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’必然對教育出版產生影響?!兵P凰傳媒副總經理宋吉述告訴記者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“雙減”政策背后所隱含的是中國教育工作的重大轉變。作為教育服務的一部分,教育出版在思想理念、結構規模及發展模式等方面都會隨之發生變化。
◆教育圖書或出現“兩降兩升”
宋吉述分析認為,從總體上來說,“雙減”政策對教育類圖書品種結構產生的影響,可能出現“兩降兩升”現象。一方面,隨著作業減少,以及對學校教學材料的嚴加管控,必然導致教輔總量下降、學科類教輔品種數下降。另一方面,雙減政策所釋放的學生自由學習時間增加,校內綜合素質類教育時間也增加,有望帶動兩類教育圖書的上升。一是綜合素養類,也就是配合課后教育的科普、文體、藝術、勞動、閱讀、興趣小組及社團活動等方面綜合性教輔。二是家庭教育類內容。教育的壓力會部分傳遞到家庭,學生在家的自由支配時間增加,增加了低年級親子共讀、共學機會,提升了高年級課外自主學習資料配備需求。家庭教育用書的模式、特點尚待探索。
◆增強優質圖書供給能力
“教育出版必須要有價值引領,必須要講教育規律?!苯逃茖W出版社總編輯鄭豪杰說,出版的供給側改革,是倡導素質教育,還是助推應試教育,這顯然是要作判斷的。比如傳統的教輔圖書出版,是搞題海戰術編排設計,還是按照精準教學、因材施教的要求,把握作業設計的育人功能來做好出版;比如開發在線學習產品,是通過技術手段進一步強化應試功能,還是基于素養導向來創新產品設計,其實背后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,出版社只有進一步提高對于教育本質和規律的認識,才能找準教育出版的價值定位,才能做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圖書產品。
宋吉述提出,“雙減”政策下,出版社要加強對新時代黨的教育方針的學習,把握教育新理念、新模式,并系統性地加強對教育學科、課程、教材、教輔的研究,從而找準教育出版的新定位,確立新發展方向。在學校對教輔圖書管理更加嚴格、要求更高的情況下,出版社應該去粗存精,切實壓縮教輔品種,并深耕專長學科領域,形成教材、教輔及配套資料相結合的局面。
◆增強教育知識服務能力
“雙減”政策明確提出各級教育部門要征集、開發豐富優質的線上教育教學資源,向學生提供高質量專題教育資源和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學習資源,這必然推動數字教育內容的采購。另外,“雙減”政策對線上學習做了很多限制,在打擊校外培訓的同時,也客觀上提高了以線上學習為核心的數字教育平臺門檻。
數傳集團首席執行官施其明認為,“雙減”政策不會改變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大勢?!肮噍斒健苯逃郎p少了,自主學習應該補位,對此,教育出版需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,這也為教育出版融合產品提供了機遇。宋吉述認為,教育出版數字化今后應該更加注重與紙質圖書相結合,加強配套性數字資源建設,經營模式上注重為課堂教學服務,為學校課后教育服務。教育出版社可以從與紙質教材、教輔圖書配套的數字內容入手,加強系列性內容資源研發。同時,密切關注素質教育新領域,嘗試紙質圖書與線上配套資源相結合的教育出版模式,增強知識服務能力。
◆增強教育出版服務能力
青島出版集團深耕教育出版多年,2021年1月,青島出版集團成立青版教育;2021年8月,青島出版集團成立青版少兒成長中心。青島出版集團為響應“雙減”政策,利用自身優勢,結合課后教育需求,推出優質助學服務,從而推進自身向教育內容服務轉變的一大探索與實踐?!扒鄭u出版集團的教育出版板塊,這些年一直朝著大教育方向發展,不斷推動從傳統的教育出版向教育融合出版和教育出版服務轉型?!鼻鄭u出版社教材分社總編輯張性陽如此表示。
鄭豪杰認為,“雙減”政策的實施客觀上使得教育資源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。比如,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教育的需求,是校外機構長期存在的重要原因,這部分需求仍需滿足;學校如何加強教育資源的有效供給,特別是提高課后服務水平,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。未來出版社應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,提供完整的課程資源和課程服務解決方案。
詳情點擊:https://www.chinaxwcb.com/info/574111 。(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