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中心 > 業界資訊 >大疫當前,12本書讓你更好地了解傳染病
大疫當前,12本書讓你更好地了解傳染病
在疫情備受關注的當下,佐治亞理工大學科學、技術與社會研究博士生李子整理出了一份12本書的書單,幫助人們更好的了解傳染病,包括對流行病的理解,流行病與人類歷史、與社會的關系,流行病學,疫苗,人體免疫原理在內的6部分知識。
◆理解“流行病”
The Atlas of Disease:Mapping Deadly Epidemics and Contagion from the Plague to the Zika Virus(《疾病地圖冊》)
作者:Sandra Hempel
這可以說是 Level.1 的入門書籍。圖文并茂、輔以全球地圖,繪出疫病的傳播路徑、歷史上的流行區域等等。疫病以傳播方式分類,每一種疾病都配以淺顯的病理解釋,以及這種病的歷史與現實。當然,也有充足的歷史故事與軼事。
《逼近的瘟疫》(The Coming Plague: Newly Emerging Diseases in a World out of Balance)
作者:勞里·加勒特(Laurie Garrett)
這是一本出自普利策獎得主之手的紀實作品,把冰冷的死亡數字,變成了活生生的人,以及圍繞著神秘流行病的科學家、醫生、護士、政客與普通人。在經歷了對天花的“消滅”之后,埃博拉、拉沙熱、艾滋病等等大大地打壓了人們“人定勝天”的氣焰,重新揭示了自然是多么兇險,以及人類行動帶來的后果是多么地無法預測?,F在我們都還沒有確鑿的證據來確定埃博拉的動物宿主,要走的路還很長。
◆流行病與“人類歷史”
《大流感:最致命瘟疫的史詩》(The Great Influenza)
作者:約翰·M·巴里(John M. Barry)
一部恢弘的歷史巨著,描繪了100年前那場席卷全球、帶走幾千萬人的大災難——西班牙流感(The Influenza)。它無征無兆、風卷殘云,讓人們陷入恐慌和死亡交替的旋渦;它在全世界各個地方、各個角落肆虐,激起不同社會的不同反應。它甚至左右了世界經濟和歷史的進程。
《瘟疫與人》(Plagues and Peoples)
作者:威廉·麥克尼爾(William McNeill)
這一部可謂是疫病“宏觀史”,將人類文明發展的模式與疫病聯系起來。從史前的非洲叢林,到新月地帶農業的崛起,從蒙古鐵騎的鼠疫,到詹納的天花疫苗……疫病和免疫的模式,甚至與我們人類政治的運轉模式有相似之處(所謂“微寄生”與“巨寄生”)。
◆Epidemic and Society(《流行病與社會》)
作者:Frank M. Snowden
耶魯醫學史出身的作者,以異常流暢的筆觸和結構化的敘事,把疫病與社會的關系梳理得清晰明了。黑死?。ㄊ笠撸_擊下的歐洲,動搖的不僅是人們的信仰,還有社會的根基;而對疫病的反應,構筑了一個政府對于“公共事務”的認知。
◆When Germs Travel(《當病菌開始旅行》)
作者:Howard Markel
舊金山的中國城曾經背上過“鼠疫”的重負;而沙眼的陰影,盤旋于美國伊利斯島上方、纏繞著每個移民的命運。超級耐藥的肺結核如何誕生,艾滋又如何在海地肆虐,這些事例讓人反思我們應對疫病甚至是應對他人的方式。
◆《死亡地圖》(The Ghost Map)
作者:史蒂芬·約翰遜(Steven Johnson)
這本書講述了倫敦19世紀中期那場霍亂的來龍去脈,以及病因“水源說”和“瘴氣說”的角力。最后,約翰·斯諾用一張極其聰明又極其直觀的地圖說服了所有人——不過這幅地圖誕生的背后,是許多伙伴的共同努力,以及所有有識之士的思考、探索與拷問。
◆《他們應當行走:美國往事之小兒麻痹癥》(Polio: An American Story)
作者:戴維·M·奧辛斯基(David M. Oshinsky)
小兒麻痹癥在美國曾經掀起軒然大波,這種歷史上從未造成嚴重后果的病癥,由于特殊的社會條件而變成了公共衛生事件。圍繞著小兒麻痹癥的疫苗研發,是兩位偉大科學家的角力、拉扯甚至攻訐。但回頭再看,他們之間或許沒辦法分出勝負——下一個三十年,勝利的將是把小兒麻痹癥從世界上徹底根除的人類全體。
(來源:出版商務周報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