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新聞中心 > 業界資訊 >紙價漲不休 出版印刷市場能否承重壓
紙價漲不休 出版印刷市場能否承重壓
文化用紙漲價,從3月國內疫情多點暴發到6月末,竟有愈演愈烈之勢。4個月時間內,包括晨鳴紙業、太陽紙業、華泰紙業在內的多家知名造紙企業連發5次漲價函,累計每噸漲幅高達1500元。文化用紙價格緣何頻繁上漲?出版印刷市場能否承受紙價之重?后期紙價走勢又將如何……《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》記者日前采訪了業界相關人士。
五發漲價函,累計漲幅超26% 紙價緣何漲不停
隨著3月文化用紙市場迎來秋季教材招標高峰期,紙價又一次出現躁動。紙廠漲價函發得密集又迅猛,涉及雙膠紙、銅版紙等文化紙產品。記者采訪了解到,截至6月下旬,晨鳴紙業、太陽紙業、華泰紙業、岳陽林紙等紙廠已相繼5次調高文化用紙價格,每次上調200元—300元/噸不等。與今年1—2月雙膠紙和銅版紙市場均價每噸約5600元和5380元的價格相比,累計漲幅已超過26%。
分析文化用紙價格接連上漲的緣由,中紙聯(上海)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向群認為,文化用紙屬木漿系產品,主要受紙漿價格上漲影響?!敖衲暌詠砑垵{價格長時間居高不下,海外闊葉漿4個月上漲近1500元/噸,成本驅動影響較大?!鼻f向群表示,國際紙漿主要生產國持續發生供應端事件,也影響了全球紙漿供應。
國內外疫情也助推了此階段的漲價。北京印刷協會出版印制工作委員會常務副主任、化學工業出版社副總經理徐力生分析稱,一方面,因疫情海外原材料進口等供應鏈受阻;另一方面,國內部分地區封控導致物流成本上漲。
疫情沖擊,產業鏈“雪上加霜” 出版印業尋求“自救”
在漲價的連鎖反應中,疊加疫情暴發下的圖書入庫、發貨受阻,線下、線上銷售受抑,這讓出版印刷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“雪上加霜”。
“文化用紙價格提漲,導致出版印刷業成本不斷上升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文化用紙需求顯出疲態?!焙笔∮∷f會高級工程師丁藝雯認為,紙業不斷漲價擾亂出版價格體系,自然影響出版課題決策、定價及印量。協會從湖北印刷企業獲得的信息顯示,今年以來企業印量下降了20%—30%。加之與石油、金屬相關聯的油墨、PS版、熱熔膠等耗材漲價20%—30%,對印刷企業影響明顯。
為了防患于未然,出版單位和印刷企業不得不早早尋求“自救”之道。不少出版單位從年初開始就有計劃地增加紙張庫存,以抗衡短期的價格波動。
需求待提振,但漲價火力不減 文化用紙價格困局待解
國內疫情多點暴發,出版印刷用紙需求較為低迷;相關單位積極尋求“自救”,應對短期風險挑戰。兩相影響下,數月瘋狂連發的漲價函并未如紙廠料想的那般落地有聲。
“3月發布第一輪漲價函前,文化用紙價格確實沖到6300元/噸。但此后再發漲價函,文化用紙市場價格并不像預期的那樣走高,甚至在4月、5月經歷了明顯下跌?!眾鋭倮嬖V記者,截至6月末,雙膠紙市場價格在5900元—6000元/噸,銅版紙價格在5700元—5900元/噸。
一邊是需求待提振,紙廠漲價函難落地;一邊是紙漿成本大幅上漲、紙企利潤遭受擠壓,倒逼紙廠提價避險。如此循環往復,文化用紙市場陷入與市場邏輯相悖的價格困局。
國內某重點文化紙企營銷部門有關負責人預估,由于成本推動,7月份文化用紙市場還將啟動新一輪的價格調漲。
由此,業界對有關政府部門加強紙張市場規范管理的呼聲不絕于耳。出版印刷環節短期“自救”緩沖之余,更靜待“他救”以解長期以來的文化用紙價格困局。(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)